壁是礼玉重要的玉器之一,玉璧存在时间很长,从石器时期到清朝,都有玉璧出现。“和氏璧”和“完璧归赵”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可见玉璧对现在仍有影响。
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有人认为璧是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形成。也有人认为玉璧可能源于圆形石斧等原始工具。
新时期时代石斧
璧形状为圆形扁平体、中部挖空。据推测璧的造型来自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用以象征太阳和天宇。据《周礼》记载,璧为祭天的礼器。实际上玉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璧可以作为权力等级的标志,既可以佩戴,也可以随葬,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信物。
按类型划分,可分拱璧、系璧两类。
拱璧为持握、供奉的礼器,包括大璧、谷璧、蒲璧。大璧直径在40厘米左右,多用青色玉雕制,以与天空的色泽对应,符合“苍璧礼天”之礼。大璧是天子礼天的用器,诸侯献天子也要用大璧。
碧玉夔纹大璧 清乾隆
谷璧璧面满雕纵横排列有序的饱满谷纹,寄托对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蒲璧璧面蒲纹为瑞草,象征草木繁茂,欣欣向荣,拱璧的形制,色泽与纹饰都与礼天的礼仪有一定联系。
谷纹玉璧
玉凤纹蒲璧
系璧形制较小,一般直径为10厘米以内。用作佩饰,系于腰部。玉璧的形制和纹饰具有时代和地区特色。概括地说,新石器时代菘泽文化的玉璧形体较小,中孔与肉等同,严格说应称之为环璧。
系璧
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璧数量最大,远远超过玉琮的数量。良渚玉壁非常有特征,一是玉璧形体大而厚实,最大的玉璧直径达40厘米;其二玉质纯净少,多有斑斓色彩;再者玉璧多为素面无纹。
一般说来良渚玉璧加工粗拙,体现在外边不圆,边部厚薄不均,璧体表面不光,璧孔对钻错位。但是少数雕琢精致的玉璧璧面光洁,边沿和孔径规整,很少留下旋钻痕迹。
从出土玉璧的数量来看,玉璧在当时深受喜爱。玉璧是礼器,同时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璧的形体大,中孔相对变小,趋于定型,仅少数玉璧琢刻鸟纹、神兽面纹。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
商代玉璧璧面多光素平整,有的琢有弦纹,边缘轮廓圆润、无棱角。西周时大型玉璧多光素无纹饰;小型璧环刻精美的龙、凤、鸟纹。
妇好墓出土玉璧
春秋战国时的玉璧璧面多琢谷纹、蒲纹,而且器形渐薄,立面子直,转角手感锋利,通常在璧面外缘勾彻出极细窄的弦纹。谷纹璧就是璧上带有成排密集的,呈漩涡状的小乳钉;蒲纹璧为雕琢极浅的六方角形格子,有些像编织的蒲席。
杨家山出土单侧出廓玉璧
战国玉璧已由礼仪用途转变为高贵佩戴玩赏物,此时玉璧不仅纹饰精美许多,而且出现镂空玉璧和出廓玉璧,出廓玉璧是在璧的外缘雕出龙、凤、螭、虎等动物纹饰,内外花饰相映成趣,使玉璧更显高贵。
中山王墓出土的出廓重环玉璧
故宫收藏的战国白玉双凤涡纹出廓壁采用和田白玉制成,玉壁浅浮雕谷纹排列规则,谷纹棵棵晶莹,圆滑如珠,内外边沿起凸。璧外对称镂雕两只凤鸟。整体造型匀称和谐,琢磨精致,光泽圆润。
汉代玉璧极其常见,主要有三种,一是璧两侧密布谷纹或蒲纹。一般在“肉”“好”边缘起凸,立而平直;另一种玉璧除了有谷纹和蒲纹外,还有以丝束纹为界加一圈相互缠绕的兽面纹;再者就是出廓璧,出廓部分多为龙凤纹、螭纹或吉祥文字等。
满城出土的出廓玉璧通长25.5厘米,璧两面布满密集谷纹,出廓部分是对称透雕曲身相背而立的双龙,张口露齿,昂首挺胸,气势威严雄伟,顶端透雕华丽云纹,玉雕制作精细,造型十分优美,玉料大玉质好,是汉玉之精品。
唐代玉璧流行龙戏珠及云朵纹图案。宋元玉璧出现各种凸雕螭纹、谷纹、兽面纹、花鸟纹等。汉代以后玉璧形式变化少,形制纹饰多重复前代。春秋战国时还出现了璧、璜等组合的“组佩”,成为重要礼仪佩饰,传至明清时代。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龙纹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