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金缕玉衣
相信很多同学在历史课上
都曾被书中的这张配图所吸引
在盗墓题材的影视剧中
它也常常客串、吸粉无数
黄金作缕,玉石为匣
寄托着古人的永生梦
玉衣,又称“玉匣”“玉押”
是汉代一种特制的殓服
通身由玉片组成
玉片之间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
金缕玉衣则是玉衣中的“顶配”
第一眼看到它
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
为啥要用玉把人包裹起来?
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玉崇拜
在汉代,人们崇尚儒家的“贵玉”思想
《礼记·玉藻》云: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玉被赋予多种美好的品德
此外,古人相信玉石
能使尸身千年不朽
早在西周,就有了葬玉的礼俗
到汉代,演变成了完整的玉衣
用玉殓尸的礼俗达到极致
这件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
是我国首次发现
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
在它出土之前
我们都不知道史书里的“玉衣”长啥样
△西汉鎏金镶玉铜枕(上)和西汉玉九窍塞(下)
金缕玉衣出土时还配备了
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等
一套完整的葬玉
可能会有小伙伴好奇
如此完备的“防腐套装”真的有效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498片玉片,1100克金丝
制成一件玉衣有多难?
刘胜金缕玉衣长1.88米
由头罩、上衣、手套、裤筒、鞋
五部分组成
全套玉衣足足用了
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光原材料就一掷千金不说
制作工序更是十分复杂
△1.脸盖 2.头罩 3.上衣前片 4.上衣后片 5.右袖筒 6.左袖筒 7.右手套 8.左手套 9.右裤筒 10.左裤筒 11.右鞋 12.左鞋
首先,是设计环节
玉衣根据人体比例1:1定制而成
据专家推测
玉工会先做出一个和人体相同的木质模型
按人体部位的不同
在模型上画出纵横的行格
以此决定玉片的大小和形状
之后,进入到玉石加工环节
锯片:将玉石锯成不同形状
厚约0.2—0.35厘米的小薄片
穿孔:采用加砂研磨的砂钻法
在玉片不同部位的角上穿孔
抛光:360度无死角抛光
呈现完美光泽
再之后,进入到“金缕”制作环节
把黄金捶打成金片
再将金片裁剪成一条一条细丝
最后拧成一缕合股金线
用各种花式编结方式串联玉片
△金丝编结玉片方法:1—2为交叉式,3—6为套联式,7为并联式,8—9为结联式。
大致经历如上工序
一件严丝合缝的金缕玉衣就制成了
根据专家推测
西汉时期制作这件玉衣
约需一名熟练玉工费十余年的工夫
制作费用相当于
汉代100户中等人家家产的总和
或许正因为金缕玉衣
过于费料、费时、费钱
制成后还会被不少盗墓贼惦记
三国时,魏文帝便下令禁止用玉衣殓葬
墓主人是何身份?
中山靖王刘胜是也
“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一定对
刘备的这句口头禅印象深刻
他口中的中山靖王
就是这件金缕玉衣的主人——刘胜
他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的庶兄
十几岁时便被封为西汉第一代中山王
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
但随着满城汉墓的出土
这位中山靖王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金缕玉衣“预留”的“啤酒肚”
和出土的大量酒器
印证了他嗜好饮酒的特点
△西汉鸟篆文铜壶
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文物
似乎诉说了他极尽奢华的一生
△西汉螭虎钮方玉印(左)和西汉鎏金虎形铜器座(右)
这位身着金缕玉衣
企求“金身不灭”的中山王
早已化为尘埃
但他留下的一件件珍藏
还在向人们讲述2000年前的故事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朱灵萌
技术丨方舟 汤沛 审校丨郭琪红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资料支持丨向瑶 顾问丨陈静 崔大伟
微信编辑丨王迪
特别鸣谢丨河北博物院 总台河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