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和田玉行业的最大变化,就是商家和玩家“赶鸭子上架”,全都挤到了热火朝天的玉石直播间。
只是这种线上买玉的方式看似方便,实则套路不断、隐患重重,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套路一:名为“羊脂”却材质混杂
一说到羊脂玉,玩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和田玉,而且是和田玉中比较好的那种。
但实际上,羊脂玉并没有具体的材质或标准。简单来说,羊脂玉可以是任何一种玉石,甚至可以连玉都不是。

也就是说,任何自称羊脂玉的直播间,无论出售的是玉髓还是玛瑙,玻璃还是树脂,都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可以说它是在售假。
所以看见那些打着羊脂玉牌子的直播间,最好赶紧绕道。真是轻则夸大宣传,重则胡编乱造。

套路二:产地产状上含糊其辞
比较谨慎的玩家都会要求商家提供鉴定证书,这原本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在和田玉上却不那么好用。
和田玉产地众多,山料、籽料差异较大,如果只看材质结论是“和田玉”,就很容易花冤枉钱。

直播间里的和田玉,可能是新疆料、俄料、青海料、韩料,但商家只会说是和田的玉,反正鉴定证书也分不出来。
虽说不以产地论英雄,但从消费者的知情权来看,如果连这些都无从知晓,又凭什么指望买到一块好玉?

套路三:赌石切料与“移花接木”
赌石一直都是和田玉的深水区,而玉石直播间还有更刺激的玩法,就是赌开了小窗的真“蒙头料”。
一颗完整的石皮原籽,露出一个玉质白细漂亮的小窗,报一个性价比超高的价格,就等着赌徒上钩。
原石是真的原石,但绝对不是什么好籽。之所以会有那么漂亮的开窗,其实就是在石皮表面贴了一片白玉。
这种贴片料在翡翠中早已屡见不鲜,最离谱的还会用绿色牙膏填充。反正线上买线上切,切成什么样都得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