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巡礼马衔山:玉文化与文学融合发展考察活动”暨交流座谈会在甘肃临洮县举办。

image

本次活动由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甘肃网、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中共临洮县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深入研究马衔山玉料资源、制作、交流等相关问题,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推动生态旅游科学发展,加强玉帛之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image

考察中,考察团先后深入马衔山玉石山(玉矿遗址)、中国洮砚博物馆、洮河石博物馆、县博物馆等地,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等方式详细了解马衔山玉文化历史沿革、玉料资源制作等有关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围绕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推动生态旅游科学发展,加强玉之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马衔山山脉位于临洮、榆中和兰州之间,马衔山玉已经天下皆知,而出玉的地方就是注入洮河的临洮大碧河等各个河流,至今,当地百姓仍然有暴雨后到河沟里捡玉的习惯,这个习俗根源,可延伸到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从捡玉到玉石山开采玉料经历了漫长过程,客观上也反映出马衔山地区玉料资源的品质之优、种类之多,以及蕴藏量之丰富。

image

虽然马衔山古玉矿目前还没有进行科学考古发掘,但闻广、郎树德、王仁湘、叶舒宪、古方、易华、郭大顺、郑炳林、徐琳等考古界、文化界学者先后到马衔山地区考察,不断有研究成果发布。

已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文献史料和众多学者调查研究表明,齐家文化时期,马衔山地区就存在玉料开采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甘肃临洮峡口镇发现了玉作坊遗址,大量玉料、半成品及制作工具流入民间,幸运的是,其中一部分被有文化情怀的收藏界人士保护下来。

image

现在,甘肃临洮马衔山玉和峡口玉作坊已经名扬天下,这得力于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玉文化。考古出土文物和相关研究表明,玉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大约从10000年前开始,玉石崇拜先北方,后南方,最后进入中原,并且辐射到西北地区。资深玉学家邓淑苹研究馆员则认为西北地区的玉文化是本地发展起来。不管哪种观点,大概都认同西北地区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礼制文化的重要源头。

image

座谈会上,考察团成员先后发言,大家表示,马衔山玉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临洮对外展示玉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考察团将认真梳理调研成果,以玉文化研究、文学创作为重要载体,将临洮县作为玉文化学术交流、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深度挖掘临洮玉文化的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等多重价值,在传承文化、增进共识的基础上,提升临洮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促进文旅融合大发展,为临洮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image

来源;文艺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