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有一句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或许,这句话很多人同感,我们常感叹日子忙禄,生活琐碎,难得有空闲去读书。而实际上,即使有闲,我们却也难以静下心来,好好去读一本书。

读书是一件小事,有人说忙,有人说没时间……云云种种,归根结底,不过是我们无法平和心静。“晴耕雨读”于古时,“耕”是勤劳,“读”乃闲情。于今而言“晴耕雨读”,似乎“耕”是搬砖,“读”亦是搬砖。

image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就有耕读传家之俗,耕,可养家糊口,以学谋生,读,可修身养性,以学做人。晴耕雨读,家常,像是与自然有个约会,去默默做自己应该做的、能够做的事。这就是普通人的天人合一,听从自然,遵命自然。天晴了,去播种。用虔诚、执着,用手、用心,善待田地上每一株小苗;雨来了,就转身回屋,持册相坐,若垂玉帘,与雨而语。就这样,就挺好了。

image

“晴耕雨读”一语取自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凤翔轩〉:“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中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晴耕雨读”的意义在于晴天外出耕作农事,雨天留在家中勤读诗书,充分珍惜时光丰富人生,这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真实写照。

晴天耕种、雨天读书,应不同的境遇,去平和地做当下最适合做的事,而非沉浸在外部境遇的“晴雨悲喜”当中。中国有句老话叫“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意为用“平和”的心态去待人接物,从而练就内心的从容。说到底,这与隐藏在“晴耕雨读”背后的基调其实是一致的。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很看重这种波澜不惊的、内心的“和平”。

image
从前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简单而纯粹,质朴而丰盈。所以才有着“晴耕雨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与悠然。物质上无欲无求,精神上自给自足,灵魂自由。从前的人们活在当下,知足常乐,安然度日。现在的我们,快节奏城市生活,让人不敢平庸度日,好像只有每天忙忙碌碌,内心才踏实。太多焦虑占据了我们的思想,以至于书籍常被遗忘在角落里,也便失去了闲读之雅趣。

丰子恺把人生分为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资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想来我们拼尽全力,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不正是一种返璞归真,平淡如水的日子。

image      晴耕雨读,归园田居,是无数中国人的情怀,也是超越平凡生活的人生理想,简单质朴,令人神往。戴望舒曾给女儿写过一首诗,并在诗中描绘了理想生活:“我们曾有一个安乐的家,环绕着淙淙的泉水声,冬天曝着太阳,夏天笼着清荫,白天有朋友,晚上有恬静,岁月在窗外流,不来打搅。”如此恬静美好的生活,也正是今天我们所向往的,远离都市繁华,回到乡野小院,有园有书,晴耕雨读,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春看花,夏听雨,秋赏月,冬等雪,就像李子柒视频里那样,没有高楼大厦,但有四方小院没有霓虹闪烁,但有虫鸣蛙叫,没有觥筹交错,但有日月星辰。

image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必然丰收。繁而有序,闲而有趣。农忙时节,身体力行的耕作,不“耕”,便活在当下的时光里,诗意的栖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道:“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王维笔下的乡村,“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在短暂的人生中,无论天晴或下雨,都能主动把握人生,乐观豁达,进退有度,那才是大智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