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深圳珠宝展在今天落下帷幕了。你可能会不舍、不甘,也可能会无感、无力,不管你是否参与其中,也无论你是参展商还是采购商又或者只是匆匆过客,这个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都以她最好的姿态暂别了。 就如同每年的春晚那般,当年的家国大事、明星网红和趋势热点荟萃在一起,成为了你的围炉夜话主题或娱乐背景音乐。这样一台热热闹闹、圆圆满满的春晚,总能成为我们岁末年初最好的回顾与展望。 尤其是在全国各地反反复复、乌云不散的防疫形势下,本届深圳展直到八月底才最终确定如期举办,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了。面临行业转型阵痛和企业经营重压的我们,对于这场立足于产业基地的展会,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和理解。 作为国内珠宝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深圳珠宝展自创立之初,就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透过这场包罗万象的展会,我们可以看清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企业,对待未来发展的“态度与判断”。
01
“时间的朋友”
大浪淘沙之后还剩下些什么?
今天上午,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发了一个朋友圈,是2000年9月首届深圳珠宝展和2021年9月深圳珠宝展的变迁图。
2000年9月,首届深圳国际珠宝展览会盛大举办 2021年9月,深圳国际珠宝展览会举办 很多朋友在这条朋友圈底下评论:有人说,感觉以前的展台更漂亮;有人说隔了两个年代,似乎展会没太大的变化;有人感慨说千禧年,自己才刚入行;也有人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王振馆长的统一回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觉得这是一句充满哲学意味的回复,也隐含了很多的信息。初见的,是草莽原始,还是美好纯粹?想回去的,是当时的经营环境,还是自己的创业初心?22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幻,究竟什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有什么东西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于是,我突发奇想,假如时光快进10年,再来回望今年的珠宝展,我们会作何感想?我们会如何看待此时的工艺/材质/设计/营销/品牌?我们会认为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我们会觉得这是最好的呈现状态或路径选择吗? 而到了2031年,有哪些具体的、实在的、落地的产品或经验和资源传承下来?又有哪些品牌或展商会继续参加深圳珠宝展?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常青树吗?
02
“风口在哪里”
风向何处?我们何去何从?
这届深圳珠宝展什么最火?这个问题应该是最多珠宝同行在讨论的。我们看到了扶梯一下来的微商展区人头攒动,看到了几乎所有供应商都把货品往柜台上面堆积,看到了古董金币珠宝的兴起火热,看到了长得越来越像的彩宝和钻石柜台,看到了满眼的电商直播供应链……
比如聊到古董金币珠宝的时候,一个同行朋友热情高涨地说,这个品类可以大搞一波。我立马揶揄道,当某种事物或现象在深圳珠宝展随处可见甚至是泛滥成灾时,说明这波行情很快就要收尾了。
就比如文章开头我提到的春晚,能登陆央视春晚的各路明星网红、各类洗脑神曲和爆梗口头禅,几乎都是过去一年的流行大杂烩。这种流行,俨然已经成为过去式。
再来看看珠宝品牌企业这些年跟着所谓的“风口”,都在做什么呢?
最初的跑马圈地时代,“开店”就是风口,店多就是品牌,很多品牌甚至不要加盟费,一心抢地盘开店,现在呢,品牌对门店没有任何约束力,业绩参差不齐,门店老板就是拿个品牌名字卖自己的货……然后,品牌方现在想正规化管理运营,是在开玩笑吗?
接下来各种名字和概念的时代,生态、全产业链、电商、平台、IPO、O2O、F2C、新零售、智慧门店、新媒体、IP营销、私人定制、智能珠宝、直播MCN、共享珠宝,供应链金融,甚至很多老板跨行玩起房地产、游戏、甚至是高利贷……
而品牌真正应做的调性和产品呢?
什么元素火抄什么,爱情一定要有埃菲尔铁塔、天鹅、翅膀,贵气一定宫殿、皇冠;什么产品火抄什么,钻石赚钱,我们也做镶嵌,大牌感稍微改下就可了;古法金火了,整个行业全冲了上来;培育钻石火了,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祖母绿海蓝宝火了,又开始转行做彩宝;莫桑石好卖了,几乎家家都在做银镶莫桑石……
我们都在大喊做品牌,追每个风口,追每个热点,视频、海报一个都不少,整个行业都在说时尚、轻奢,去年还随处可见的国潮,想问下,今年你还看的到吗?
03
“供应链生态变了”
产品为王?渠道为王?
与往年不同,本届深圳珠宝展1号馆,大都被上游生产厂商、研发设计公司、批发企业占据了。
心细的人会发现,今年行业大品牌不少都有缺席,缺席的原因大家应该也能略知一二;反而一些小品牌凭借产品的新颖或是卖点突出,展位前热闹非凡,纷纷聚满了观展人群。
宝创家媒体随机采访了几位采购商,他们有的是国内的小型连锁品牌,希望寻找特色明显的现有成品或代加工产品以打造自有品牌;还有的是电商品牌或者网红平台,想找一些能够给平台量身定制的代加工企业。
从上游生产研发的角度,在新的行业环境下,头部工厂正在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以专业、高效的方式输送产品、服务和资源。
无论是一站式服务还是爆品服务,上游供应链的业务和相关产品,都在快速适应全民直播以及电商红人化、内容化。整体看来,研发制造工厂更加强调定制化,打破服务边界已成必然。
而聊及供应链话题,一位珠宝品牌负责人向宝创家媒体表示:行业的生态环境变了,供应链越来越短也越来越透明,零售终端有了直接对接上游的条件,而一些新兴的定制会所、社交电商和网红直播渠道,也有巨大的货品需求。
这些来自中小客户的巨大需求,让上游的生产研发和成品批发企业重新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未来,如何匹配这些新兴渠道和中小客户的需求,将成为上游企业思考的重点。
如果说前几年的轻奢风潮纯粹是时尚尝试,那这两年的轻奢低价硬金、K金钻饰甚至是银饰市场,则完全是消费降级时代下的客群主动选择。珠宝饰品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和品牌商都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满足电商微商、直播网红渠道的订单需求上。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上游供应链过多把精力放在如何帮助网络零售商达成销售时,就不可避免陷入到内卷化竞争中。
比如,用几乎为零的创意设计和创新成本,做出三成品质、一成价格的大牌平替;又比如,把同行的新品完全抄袭复刻。这看起来手段并不高级,但在某些平台,却恰恰满足了最主流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深圳珠宝展上,总是看到经营同品类的展商,出现一模一样的货盘。
——写在篇末
业态重构,行业重新洗牌,头部马太效应明显。品牌端洗牌意味着供应链新格局新机会,任何变革或者颠覆都需要个过程,主动的互相理解和支持是基础,零售的本质不是做市场搬运工,是用户体验优先,综合效率为本,行业竞争到最后就是效率提升。
那些扎根行业,深度整合供应链,细水长流的公司,只会越走越好。
那么,当强大的制造能力成为全行业的基础设施,技术层面也很难长期做到人无我有,新品牌能在供应链端构筑的壁垒是什么?这个问题,相信不管是参展的品牌商,还是在展会上寻求供应链合作的品牌,都值得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