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清密玉《官契》,供图李国乾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密玉已有开采历史。新密玉文化学者李国乾珍藏的当时密玉矿的《官契》,距今超百年之余的古历史文书,为研究古密玉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1950年,新密成立了玉矿厂及玉雕车间。1961年,两者合并为地方国营密县玉雕厂,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国营厂,产品广受欢迎,并作为中国名优特产出口创汇。 1958年,密县组建地方国营密县翠矿(改称玉石矿),釆玉矿址和《官契》四址相同。 1960年,一块重达1.35吨的单体玉石在密县(现新密市)助泉寺玉矿被发现,并被上海13位工匠历时三年半雕刻成中国登山队健儿第一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大型艺术品《勇攀高峰》,继而在加拿大万国博览会上评为金奖,后被列为“国宝”。

  image

密玉《勇攀高峰》,图片来自必应 1971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到上海玉石雕刻厂参观,提出想以300万美元收藏这座玉雕,被周总理以“这是国宝”为由婉拒。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解冻之旅,曾参观密玉玉雕作品《勇攀高峰》。 1972年,陈玉芳玉雕作品(岫玉)《兽尊》获河南省青工作品展"金奖",1974年,作品《玉象莲花塔》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1976年,赵国安通过中学教师选拔进入新密市第一工艺厂从事玉雕制作与设计,先后从师于北京玉器厂王荣海和张世增二位大师学习玉雕。 1976年,18岁的王冠军进了新密玉雕厂学习人物雕刻,开启了玉雕人生。 image

1977年春,裴李岗文化遗址发掘现场 1977年春天,在郑州新郑西北7.5公里的裴里岗,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种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的文化遗存,这种新的文化遗存在郑州地区发现了30余处。在新密超化镇莪沟村发掘出距今近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曾发现有一玉石斧,经考证系由密玉磨制而成。 1980年开始,河南省外贸接手经营密玉玉雕,此种经营持续到1985年,随着垄断经营轰然倒下,密县玉雕厂开始分崩离析。 1987年,河南省电视台报道原国营密县玉石矿因粉尘危害造成矿工生命及整改纪录片,矿工釆(美)玉时身患粉尘病付出了生命代价。 

1988年,王冠军选送的密玉作品《济公醉酒》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1989年,陈玉芳在省外贸公司办玉雕学习班,并担任国安公司对外加工质量负责人。 1998年4月2日,新密市职业高中更名为河南省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陈玉芳出任校长。 image

密县天然油石厂征集的密玉标本,供图李国乾 1979年,原国营密县玉矿矿长王申参加原国家二轻部在南阳独玉矿召开全国宝玉石现场会,发放原国家地质卫《玉石标本》共63个矿种分类。《玉石标本》的出现,为密玉在我国宝玉石界起到历史定位作用。 1989年,密玉矿采矿许可证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颁发,采矿证号:豫采证轻字【1989】第001号。 2000年初,新密密玉群雕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被赠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年,溱水、洧水之畔的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发现5000年前的密玉制作的玉铲、玉凿、玉环等。

 2001年,赵国安获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2003年,设计制作的世界之最--巨型碧玉《八仙过海》完工并获河南省精品玉雕展评会金奖、河南省青工作品展金奖。并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密玉矿601矿洞地下110米深玉石釆区下料前(拍照)。发现一处特级玉石主矿脉瓜蛋式玉带总长14米宽1.5米。 image

巨型密玉,图片来自中国广播网 2005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新密发现一块重达两吨重的特级密玉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省电视台、香港阳光卫视等媒体报道 2007年12月3日,河南省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更名为新密市雕塑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2009年,前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校长陈玉芳个人专著《陈玉芳玉雕作品作品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国宝密玉作品《勇攀高峰》被台湾震旦馆特邀为该馆“镇馆之宝”。密玉巨型雕刻“勇攀高峰”作品,雕工精美绝伦,集中华八千年玉雕艺朮之大成,展现了珠穆朗玛峰的雄伟气势。世上无难事,只要勇攀登。创新是每座城市的核心,勇攀高峰更是成功的象征。 

参考资料: 

 1.《勇攀高峰》现身震旦馆,新浪网,20100428 

2.“密玉的前世今生”系列, 于茂世.大河报

3. 《中国玉器鉴赏》.岳峰.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4. 新密市雕塑艺术中等专业学校百科及相关

5、史前的郑州——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中国文物网

6、李国乾先生等密玉相关人士的提供材料 

最后,感谢邢青涛先生、李国乾先生、王智勇先生的无私帮助,也欢迎熟知”属于密玉的绕不过去的存在和永在“的热心人士提供素材,我们一并呈现,共同记录“那些绕不过去的存在和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