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人从感性认识出发,对具有一定硬度、质地细腻、温润、色彩美观并纳入琢玉工艺的美石,统称为玉。玉本为石,玉料的充足、工艺的完备、人文的诉求促使玉从石中分化出来,并形成中国特有的玉文化。从石器时代对玉的朴素认识,到先秦时期以玉比德的思想,再到后来的玉器世俗化以及近代从矿物学的角度界定玉,都说明中国人对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玉在中国传统审美维度中,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变化的。

本文节选自《物我合一:传统琢玉工艺审美研究》(文物出版社,2021年),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创新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21ZD25)、2019 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项目“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振兴齐鲁青年创新团队”(2019RWH003)的阶段成果。

image

图/翁振伟水晶(阴阳雕)作品《青烟》

在中国,玉已经进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哲人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恋人以玉传情,俗人视玉为宝。话讲得好,谓之“玉言”;人长得好,谓之“玉人”;美酒或甘美的浆汁,谓之“琼浆玉液”;合作得好,是珠联璧合;婚姻之美,是金玉良缘;朋友知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国人崇玉、爱玉的习俗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血脉中。不过,到底玉为何物,玉和石的边界何在,大家却莫衷一是,难下定论。

玉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因此,对玉的界定也折射出中华审美精神。中国传统审美维度中,玉是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动态变化的概念。玉,本为石。从物理属性上讲,玉和石之间有很大区别,但是从视觉上来看玉和石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那些介于玉和石之间的矿物质,既可以称为石,也可以称为玉。从石器时代对玉的朴素认识,到先秦时期以玉比德的思想,再到后来的玉器世俗化以及近代从矿物学的角度界定玉,都说明国人对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认清玉的本质与内涵,我们先从“玉石分化”或者“玉文化”的起源谈起。

image

石钺

一、玉石分化

原始人类究竟何时何地,把玉从石中分化出来,不好具体下准确的定论,或者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使用的范畴、种类、作用以及和石器的区别来看,原始先民对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用途上也开始专一化、规范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玉器的发现,证明了我国原始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结束了玉石不分的状态,玉材从石材中分化出来。

image

玉钺

玉从石中分化出来,也是源于工具制作与使用。“原始先民在使用较为坚硬和锋利的细石器时,对它们较好的效能当有过功利性的满足和认识上的肯定”。与此同时,在发现玉材和创造性地使用它们的时候,原始人产生了面向玉材的审美意识。原始人类在打制和磨制石器的生产实践中,不断辨别石的硬度、结构、色泽、性能,发现了不同于一般石材的玉材,并把这些材料加工成砍斫器等实用工具,或者做成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或者制作成原始仪式中的礼器,这就是最早的玉器。原始人在各种生活中不断提升玉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根据玉材的特性将其应用于生产、配饰、礼仪等不同领域。同时,因为玉和石的材料特性不同,玉工艺和石工艺也分离了。玉石分化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石器时代,先民们在世世代代打制或者磨制石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玉材特性的认识。

在玉石分化的过程中,玉料的充足、工艺的完备、人文的诉求是玉石分化的主要条件。

(一)就地取材

从考古资料来看,我国目前发现的石器时代玉器大多是就地取材,即玉器遗址和玉料的生产基地大体是重合的。我国玉石品种繁多,有和田玉、岫岩玉、南阳玉(独山玉)、祁连玉、绿松石等等,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这些盛产玉石的区域往往也是著名的玉器遗址所在地,即玉石产地和文化遗址的地点重合或者接近,比如岫岩玉产地就位于红山文化遗址区域内。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对几件馆藏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析比较结果也表明与岫岩玉的透闪石料在质地、色调、光泽上很相似。继红山文化之后的小河沿文化玉器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观察对比结果还显示,在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玉器中也有一小部分与岫岩蛇纹石玉标本相似”。根据考古资料,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料主要是来自天目山脉,良渚遗址群塘山金村段琢玉作坊中玉料的出土也证实了对先民在天目山捡拾玉料的推测。对良渚遗址嘉兴地区的玉器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一致的微量元素,“玉架山与反山、瑶山玉器的微量元素种类和数值数据接近,这说明紧邻良渚遗址群的余杭临平遗址群,它们的玉料很可能来自同一区域”。经过专家研究,凌家滩文化遗址的玉料也是就地取材,位于河南南阳的黄山文化遗址玉器材料来自河南南阳的独山玉。杨伯达认为“和田玉虽在姜寨遗址偶有发现,但不可能大量运入内地,所以此时各原始部落还是以就地取材的各种地方玉制造玉器,尚未进入以和田玉为主流的时代”。可见,如果某个文化发源地盛产玉石材料,就为琢玉艺人就地取材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有利于当地琢玉工艺的发展。

image

红山文化玉龙

(二)工艺进步

加工工艺的进步也为玉石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石器工艺从打制向磨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琢玉工艺。从考古发现的史前玉器加工痕迹来看,可以推测当时有片状硬性物直线运动为特征的锯切割,有柔性物体作抛物线弧形运动的线性切割,也有以旋转管状钻头进行间接摩擦的琢玉技巧,这些技术都是以运动的物体带动的以砂为介质的间接摩擦法。从发现的红山玉器来看,表面有一定的琢痕,应该是当时硬度较高的石锉反复研磨留下的。为了研究史前琢玉技艺,研究人员对线性切割工艺、管钻与砣机的使用做了研究和实验,认为在磨制、切割、钻孔三种磨石工艺中,砺石作为主要工具,是方便、高效的好材料。孙力认为“线性切割、管钻应该是胶黏剂与解玉砂的结合使用,甚至砣机的磨头、磨片也应如此”。史前胶黏技术的应用是制玉工艺与制石工艺分化的标志,这是史前琢玉技术的一项革命。金属工具出现以后,这种砂胶技术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总之,在较为成熟的石器加工工艺基础上,分化出了原始琢玉加工工艺。《诗·小雅·鹤鸣》中“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描述,反映了原始社会以石琢玉的基本原理和情况。

(三)人文需求

实用及人文方面的需求是玉石分化的动力所在。“人类早期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打制细小石器的过程中,先民们形成了对玉质、色泽肯定的观念和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与玉的实用功能交织在一起。从制器功能上看,玉器是对石器的补充和发展,因为玉具有硬度高和耐用的特点,玉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美丽的光泽和温润的质地,因此,原始先民对玉的欣赏逐渐转化为一种审美需求以至审美意识。

玉从石中分化出来,除了原始人类生产中的实用需要外,原始人类对美石的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是玉石分化的人文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玉从石中的分化,即玉的审美价值逐渐被发现并成为先民特定审美需要的过程”。原始先民把这些美玉佩戴在自己的身上,或者应用于祭祀活动中,满足了实用和精神上的需求,“玉之美”并非只是材料美,而是原始人类审美追求的体现。当然,这种审美要求不是以审美自律发展为目的的,其中还包含宗教、信仰、感情、意志等人类精神的诸多方面,这些都是玉石分化的人文条件。

二、玉识之变

石器时代对玉的认识已经有了朴素的实用和审美内涵,从古人对玉的使用情况来看,涵盖了材料学和美学双重范畴。原始先民从材料的硬度、色泽、结构、质地出发来认识玉材,并用于不同的领域。杨伯达在《关于玉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观点的探讨》中指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以及齐家文化等三个不同时期的三个玉文化群体的玉材分别为‘珣玗琪’‘瑶琨’‘球琳’。”

“珣玗琪”为夷语,故称“夷玉”,分布于今东北三省和河北、山东,主产地位于辽东半岛,在今帕岩县多有发现,见于史前文化的主要有仙人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及兴隆洼、查海、新乐、小珠山、红山、昂昂溪、小南山、亚布力、龙山等文化遗址;“瑶琨”分布于江浙两省古越族生活区域,故称“越玉”,主产地据地质学者调查,初步认定在溧阳小梅岭,据史前出土玉器和文献记载,句容茅山地区可能是一处很有希望的瑶琨玉产地,见于古文化遗址的主要有河姆渡、马家浜、崧泽、良渚等文化,以良渚文化玉器为高峰;“球琳”为古雍州所贡美玉,主要是指甘肃、青海两省境内的昆仑山之余脉、阿尔金山、祁连山等所产玉料,以至扩大到新疆昆仑山所产玉料,见于古文化遗址的有大地湾、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以上三个词条,均引自杨伯达《关于玉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观点的探讨》(载于《中原文物》2001年4期第63页)。

从凌家滩文化遗址来看,当时的原始先民普遍采用温润细腻的透闪石玉、石英岩玉,晶莹剔透的水晶、玛瑙,甚至是花纹各异的美石作为琢玉的材料。当时“玉是一种经过琢磨而体现出质地细密坚硬、色泽典雅、触感温润的特殊石。” 远古先民就地取材,择光色美丽、质地温润的美石为玉是原始社会对玉石最初的朴素认识。

(一)先秦时期的认知

先秦时期,对玉材的界定是广义的。《山海经》记述的玉石既包括透闪石玉,也包括玛瑙、水晶、玉髓、隧石、黑耀石、松石、珉等石和玉。但是,西北的球琳,即“昆山之玉”为真玉,珣玗琪、瑶琨居于其下。“昆山之玉”经夏代和商代的不断认识选择,最终成为王室用玉,其后两千余年一直是中国人推崇的玉材,也是儒家崇尚的比德之玉。据《诗经》记载,当时对玉的认识是“玉出于石”“玉即美石”。在周人眼里,“石之精”、“石润苞玉”都是指具有玉特质的石。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以玉比德的思想,来阐释玉质的美。《荀子·法行》载:“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珉是外观类似玉的美石,虽然有很高的雕刻价值,并雕刻为艺术品,但还是不如玉美貌。

image

春秋晚期水晶佩饰

image

春秋早期鸡血色石、绿松石串饰

(二)汉代时期的认知

汉代对玉的认识继续深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而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从《说文解字》对“玉”的解释可以看出,玉的材料特性对应了儒家崇尚的人之道德修养,即仁、义、智、勇、洁五德。玉有温润光泽,具备儒家“仁”的品德;玉的质地表里如一,就像儒家的“义”;敲击玉发出舒扬的声音代表了“智”的品德;玉坚硬有韧性的质地代表了“勇”;玉的断口不伤人寓意玉“洁”身自好。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古人不可能从化学成分和物理属性上来认识玉,而是以感官的方式识玉,以大多数人的喜好和共同的认知为依据为“玉”下一个直观知觉的定义。很显然,从远古时代的朴素审美,慢慢发展到先秦时期融入儒家文化的玉德观,再到东汉时期许慎把玉石归纳为“石之美者,有五德”,汉代人们对玉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认识到玉是石的延续和拓展,并以玉比拟人的品性。

(三)西方矿物学认知

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开始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认识玉石。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对中国的玉器进行了矿物学角度的分析,首次揭示了中国玉石的硬度、密度、光泽度、结构等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德穆尔把中国的玉分为软玉(Nephrite)和硬玉(Jadeite)。软玉主要指的是以中国的和田玉为代表的具有同种属性的玉石,软玉的矿物学成分主要是角闪石类,矿物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摩氏硬度6.0~6.5,比重为2.95(+0.15,-0.05);硬玉主要是指缅甸的翡翠,其成分主要是钠铝硅酸盐,属辉石类,摩氏硬度6.5~7,比重为3.25~3.40。一般来说,中国的玉文化体系特指以软玉为审美取向的体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内涵,而硬玉则是在清代汇入的一个分支。总之,基于德穆尔对玉石的科学分析,国际矿物学界和国家标准对玉石进行分析和界定时,不再停留在感官层面上,而是有了科学化的认识和界定。

image

施宗颖翡翠作品《度·狮鹫》

三、玉的概念

由于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有差异,对玉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玉材料也具有广义所指。笔者认为,广义的玉包括如下种类。

(一)玉之范畴

和田玉、蓝田玉、独山玉、岫岩玉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它们和珊瑚、珍珠、琥珀、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桃花石、芙蓉石等泛称为玉。

image

杨修魁和田白玉作品《四方杯》

和田玉主要指的是产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的玉料,是以地名命名的玉石品种。在古代,和田玉又被称为“瑶玉”“璆琳”“昆仑玉”等。和田玉根据玉料形成和采玉的位置不同,又分为山料、山流水玉和子玉。因为优良的质地,和田玉在殷商时期已成为王室玉,时至今日,依然受到大众广泛追捧。和田玉、青海玉等同为软玉,主要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有阳起石及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斜黝帘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黄铁矿、镁铁尖晶石、磷灰石、石榴石、金云母、铬尖晶石等。和田玉色泽光洁优美、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含蓄,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取向而深得中国人的喜爱。蓝田玉是产自陕西蓝田的历史名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称赞的就是蓝田玉。古代文献《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水经注》等都有关于蓝田玉的记载。地质学家章鸿钊则推测蓝田玉是当地所产的“菜玉”。1978年,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蛇纹石质大理石”,认为就是古籍中记载的蓝田玉。因为蓝田玉的质地一般,杂色较多,因此经常被制作成日用品或者大型摆件。独山玉因为产于河南南阳独山而得名,《本草纲目》援引南朝陶弘景的著作言及:“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疏勒诸处皆善”。独山玉由各种矿物交替组成,因此独山玉属多色玉石类,主要基调色为白、绿、紫、黄、红、黑和蓝等七色,多色伴生,而且常常是两种以上的颜色一起出现,间杂各种过渡色,自然分布。岫岩玉因产于辽宁的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是绿色的蛇纹石,颜色略像翡翠和碧玉,古代称其为“珣玗琪”“医无闾玉”,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历史上的玉器用料除和田玉外,多用岫岩玉。

image

侯晓锋和田玉子料作品《祝福》

硬玉以翡翠为主,也泛称为玉。“翡翠”一名,意思是翡红翠绿,源自翡翠鸟的名称。由于清代宫廷内尤其喜爱翡翠羽毛做的首饰,因此称缅甸进贡的玉石为翡翠。翡翠的成分主要是钠铝硅酸盐,属辉石类,摩氏硬度6.5~7,比重为3.25~3.40,是硬玉的一种。翡翠的原生矿也分为山料、山流水和子料。翡翠讲究种、水、色,以高绿的玉材最为珍贵。翡翠的用途广泛,但主要用于首饰,如制作戒面、手镯、吊坠等。翡翠在清代才开始使用,并且蕴含了时代审美特征。在此之前的史料虽有记载,但是并不是翡翠。我国周代就有了“翡翠”的记载。汉代班固《西都赋》记载:“翡翠火齐,含耀流英。”张衡《西京赋》记载:“翡翠火齐,饰以美玉。”章鸿钊认为“火齐”指的是水晶,翡翠和火齐并举,那么翡翠应该指的是透闪石玉。从唐代到宋代均有对翡翠的记载,但是并没有发现实物,而是把碧玉和翡翠混淆相称。

image

李锡彬高级翡翠作品《峰峦叠翠》

以从古至今的用玉来看,四大名玉、翡翠、玛瑙等具有美感的玉石都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成为仪式用玉、生产工具、装饰用玉。今天的琢玉工艺行业中,不仅仅以和田玉、岫岩玉、翡翠、玛瑙等作为原材料,绿松石、琥珀、水晶等也是手艺人经常选用的玉雕材料。

(二)玉石有别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传统审美认知中的玉首先是从玉材料的特性出发,在其传统审美范畴下来认识,即“石之美者”。所谓“美”是从材料的形状、色泽、质地、纹理等角度考量。现在行业内经常用到“玉”“玉石”和“石”这几个词语,玉指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软玉和以翡翠为代表的硬玉;玉石既指软玉和硬玉,也包括了玛瑙、珊瑚、琥珀、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桃花石、芙蓉石在内的具有一定美感和工艺价值的材料。所以,行业内经常提到的“玉石”,其实就是传统玉概念中泛指的玉,即具有传统审美特性的玉之石。如果谈到石,主要是指的寿山石、巴林石、鸡血石、昌化石等四大名石,这些石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工艺价值,但是不具备玉的硬度,如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菊花石、各种砚石都是美丽而名贵的石头,却不属于“玉”的范畴。其原因是这些石头质地较软,加工制作方法与琢玉工艺不同,制作而成的作品有相对独立的用途和风格。

image

林霖寿山石作品《西山放鹤图》

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既承认玉的多样性,又承认和田玉在历史上的主导地位;翡翠是后起之秀,既符合古人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甚至成为玉中之冠;玛瑙、水晶、红珊瑚、绿松石、青金石也是传统的琢玉工艺材料,而且新的玉石材料也不断纳入琢玉工艺,如贵州的罗甸玉、广西的透闪石、云南的黄龙玉以及泰山玉、辽宁玉、陕西绿玉等。因此,从玉的外延来看,具有一定的蔓延性,玉材所包含的玉石品类是动态发展的。近代开始从矿物学的角度界定玉材,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认识玉材,但是人们仍然认同中国传统审美中的玉石观——从感性认识出发的“石之美者”,对具有一定硬度、质地细腻、温润、色彩美观并纳入琢玉工艺的石材,统称为玉。

image

翁振伟黑曜石作品《蜕》

image


姜坤鹏向肖永福先生请教

参考文献

[1]  邓福星.中国美术史·原始卷[M].济南:齐鲁书社,2000:65-66.

[2]  方向明.良渚文化玉器用料探秘[J].大众考古,2015(3):53-57.

[3]  杨伯达.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S1):148-149.

[4]  孙力.史前琢玉工艺的模拟实验研究[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7:239.

[5]  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9.

[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4.

[7]  张蓓莉.系统宝石学(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365.

撰文/ 图片提供:姜坤鹏

责编:客   涵

排版:伊璐晗

审核:赵   璞 

审签:孙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