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菩萨的区别:怪不得西游记里观音对佛祖毕恭毕敬,唯命是从!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在以佛教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中,既有释迦摩尼佛、弥勒佛等人们非常熟悉的佛,也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等四大菩萨。

那么佛和菩萨主要有哪些区别呢?其实,二者的修炼阶段和地位都有所不同,菩萨只有做到了觉行圆满,才能够真正成为佛。

(一)佛、菩萨的地位明显不同,佛的地位更高

众所周知,在佛教之中,佛教将世人分为十大法界,它们分别是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鬼道法界和地狱法界。

其中,前四者被称为“四圣”,后面六个则被称为“六凡”。四圣之中,佛的地位最高,而菩萨则排名第二,比佛的地位低了一层。据记载,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王菩萨曾立下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发誓要以菩萨的身份普渡终身,绝不成佛。

这也证明了菩萨是修行者在成佛之路上的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相比之下,佛是一个六根清净、心无杂念,不关心世俗之事,潜心修炼的佛家中人。而菩萨则不光要潜心修炼佛法,还要关心外界事物,普渡众生,承担着佛法执行者的任务,在这一点上,二者也有十分显著的区别。

(二)佛的觉悟需要经历三个层次,而菩萨仅需要两层

佛这个词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思是“觉悟者”。能够最终立地成佛,必定做到了彻底的觉悟,想要做到彻底的觉悟,则必须做到三个层次,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其中,自觉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已经做到了大彻大悟,意识到了宇宙的真正本质,也清楚的感觉到了轮回之苦,从此觉悟,不再受六道的轮回摆布,从而实现了超脱凡俗,进入了四圣之列。也就是说,只要跻身四圣之中,就做到了自觉。

第二个层次是觉他。觉他的意思是使别人觉悟,也就是普渡众生的意思。想要做到觉他,必须具备两个特质。其一是具备宽广的胸怀,有奉献意识,乐于为其他人服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二则是具备普渡众生的本领,拥有超越凡人的大智慧。只有同时做到上述两点,才有机会实现觉他。

最后一个层次叫作觉行圆满。觉行圆满可以看成是前两个层次的总结,修行者在自觉和觉他的两个层次之中都做到了福慧圆满,他也就完成了觉行圆满的层次,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佛。而如果他只能够做到自觉和觉他,并没有觉行圆满,则只能称为菩萨,还不是佛,这也就是佛和菩萨最本质的区别。

综上所述,菩萨是修行者修炼成佛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其地位上照比佛要更低。但是,菩萨同样具备了普渡众生的能力,在弘扬佛法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因此也成为了佛教信徒们所供奉的主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