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岱岳奇观》陈长海、张志平、高祥设计,张志平等集体制作,80cm×85cm×52cm
一、同步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工艺美术所取得的进步与整个中国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是同步的,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建设方面均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振兴方面,工艺美术尤其居功至伟,它走在了复兴传统文化的前列。新中国工艺美术七十年完全扭转了晚清以后百余年的衰落局面,不仅保持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在整个工艺美术历史长河中这一时段也显得特别耀眼。
二、改造
新中国工艺美术是在一个百工失业、百业俱废的局面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工艺美术经历了合作化运动。在这一时期里,私营小手工业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进入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原本流离失所的老艺人得到政府的关怀和扶持,重新操起了手艺,带起了徒弟。长期以来“小、散、乱”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也逐步得到改变,在上世纪60年代初工艺美术转向大集体、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模式。
《翠峰行舟》玉神工艺设计制作23cm×9cm×15cm
三、革新
为顺应新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三大战略,全国各省、市都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规模企业内部也设立了研究机构,工艺美术的技术革新和造型设计得到鼓励,手艺人与科技人员合力开展技术攻关,使传统手艺与现代工艺耦合到一起。现代检验检测技术普遍得到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品质。在保证关键工序为手工生产的同时,现代电动机械工具在雕刻、织造、陶瓷等品类的生产中得到应用,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各种新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在纺织、印染、髹漆、家具、金属工艺等应用自如,产品花色品种日新月异。
四、创汇
伴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工艺美术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换取了数量可观的外汇,有力支援了国家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基础建设。尽管“文革”时期工艺美术的生产也遭受过挫折,但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重视和关怀工艺美术事业,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保障了工艺美术的生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进入到新时期以后迎来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国家在政策、资金、出口贸易、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方便措施,推动外向型的工艺美术行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工艺美术经济和文化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当国家统购统销的政策有所松动之后,工艺美术的乡镇企业随之崛起,不仅解决了城乡就业问题,还使工艺美术的专业化生产遍布城乡社会。
《青田石雕杨梅》倪东方设计制作24cm×14cm×42cm
五、新人
新中国工艺美术最大的进步还表现在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方面。手艺人成为新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员,其职业雄心不同于往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不仅不再保守技术秘密,乐于接受没有人身依附的师徒关系,并且积极在厂内、厂外相互观摩、交流技艺,进行联合攻关。公有制加上集体化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技术民主化的氛围,既有利于技术竞争和艺术创新,也有利于那些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艺人减少保守思想,更有利于年轻一代手艺人降低学艺成材的风险和成本。
六、大师
新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人才辈出,不仅老艺人发挥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年轻一代的手艺人抓住了巨大的成才机遇,他们不仅接受了传统技艺的熏陶,还广泛学习现代美术知识,有的还接受了学院美术的教育,他们的进步体现了新中国工艺鲜明的时代性。从1979年开始,国家工艺美术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开始表彰优秀的手艺人,授予他们“中国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后来改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截止201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进行了七届评审,表彰人数为541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型工艺美术人才。
《黄杨木雕梧桐叶案手》陆涵生设计制作32cm×17cm×5cm
七、体改
受海外市场疲软的影响,加上工艺美术集体企业包袱重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着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工艺美术全行业在三五年之内完成了关停并转,逐步走向以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局面,股份制企业、个体手工艺作坊和大师工作室成为主流,家庭副业式手工艺生产也重新出现,工艺美术的经济形势一度出现了疲软现象。1997年国务院适时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那些有百年以上传承和发展史的手工艺进行保护,各省市也针对《条例》陆续出台了更具体的保护措施,有些省份明确给传统工艺美术划拨了年度专项保护资金。
八、转型
在经历了三五年生产停滞期之后,市场经济自然催生出的民营和个体工艺美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逐步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工艺美术生力军。据统计,到2000年,转制十年里全国工艺美术企业法人单位成立了2.5万个,是改制前(1989年)总数的五倍多。手艺人们捡起工具重新回到纯手工生产方式,他们重视个人声望和荣誉,重视产品的独特性、地方性和艺术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国内兴起工艺美术品的收藏风,工艺美术外销型经济也逐步转为内销为主。
《翡翠罍》北京玉器厂 63cm×30cm×17cm
九、鼎盛
在经历了三五年生产停滞期之后,市场经济自然催生出的民营和个体工艺美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逐步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工艺美术生力军。据统计,到2000年,转制十年里全国工艺美术企业法人单位成立了2.5万个,是改制前(1989年)总数的五倍多。手艺人们捡起工具重新回到纯手工生产方式,他们重视个人声望和荣誉,重视产品的独特性、地方性和艺术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国内兴起工艺美术品的收藏风,工艺美术外销型经济也逐步转为内销为主。
十、保护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国家、 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由此拉开了政府主导的、民间参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6月1日公布施行。一些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项目进入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中,受到国家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传统美术有368人,传统技艺有518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让我们认清到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资产,传统文化得到全社会尊重和欣赏。
《黄杨木雕释迦摩尼佛》王凤祚设计制作18cm×8cm×35cm
十一、文创
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国家在重视做好文化事业的同时,也鼓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了工艺美术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属性。工艺美术生产在创意推动下,不断向社会推出时尚工艺品和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激活了“80后”、“90后”的时尚购物热情,同时也激励到了不同社会阶层对工艺美术日用品和收藏品的消费需求。工艺美术的生产充分利用了全球化的市场机制,不少制造业的国际品牌机构主动与我国工艺美术家合作,开发出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工艺产品。各大名城中的文化街区、周末市场很多都成了展览展示该地名优工艺美术品的窗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因为工艺美术的引入而实现了物质遗产的活态化。专业化市场同样遍布各地,大大小小的工艺美术专业博览会或新品推介会可以达到每日都有的密度。工艺美术产业的聚集促进了市场化运作水平的提高,人才流动自由,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市场经营越来越规范化。
十二、未来
新中国工艺美术七十年不仅延续了中国手工艺文化几千年来的灿烂辉煌,而且创造了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应有的文化高度。今天,我们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跃升期,中国工艺美术的未来发展要紧跟社会形势,用精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同时向社会释放它强大的文化服务能力。
邱春林
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设计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文转自《工艺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