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玉、高古玉,让许多藏友、玩家、爱好者头痛不已,如同一首歌的歌词: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想说恨你也是不容易。因为古玉不好鉴别真赝,而古玉、高古玉以极高的文化品位屹立于古玩藏品之巅,同时又深深地吸引着古玉爱好者。假货让人心烦,真品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陶冶情操。古玉、高古玉与别的古玩的区别在于可以把玩,而书画、瓷器、青铜器等等只能看,不能上手盘玩,因此古玉有着及其优越的鉴别条件。古瓷、古青铜器、古字画真赝有可能许多年甚至一生都不能确定真假,而古玉佩戴至多半年就能知道真假,古玉在盘玩的过程中沁色、包浆始终是在变化着的,通过皮壳细微的变化,能逐步增强爱好者的信心。

image

许多藏友爱好者的识别水准不同,因而对于识别古玉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我个人总结出如下识别古玉的规律:

1、先把玩残件。残件价格便宜,和玩瓷器一样。有的藏友爱好者愿意花几百几千元买古玉书籍,但是对残件不屑一顾,原因很简单,市场上的残件与书本上的不一样,灰头灰脸的不上档次,即使看到真品古玉残件也不能辨别,一味追求书本上的古玉造型、沁色、包浆、皮壳。如同有个别古玉器专家说的:多看博物馆里的东西、博物馆里的东西是标准器。前一句说对了,后一句据不准确,或者说是错误的定论。

曾经和这种观点的国内非常知名的古玉器专家交流过,当时就予以反驳:博物馆成立之前譬如宋代的皇帝、清代的皇帝那个时候,没有博物馆他们拿东西什么作为标准器?民国时期那些外国文物研究者、收藏家、文物贩子在咱们中国掠夺、购买了大量的文物,他们拿什么作为标准器?标准器这个观点是极其可笑的,也是极其幼稚的。

时间久的会僵化人的思维,一旦看到别人的东西与书本上的东西不一致,立即予以否定。成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大将军。这是极为不可取的。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创造了制造假货的机会,人家花钱出很精美的书籍,借此仿制博物馆内的东西来请君入瓮。

2、寻找一位好的老师引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古玉就像练习拳术,苦练三年不如名师一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古玉有生命之说:千年的古玉转秋葵、五千年的古玉化为泥土,当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千年的古玉有的还变成黑漆古了呢,为什么说只能变成黄色?五千年的古玉变成泥土,也是不可信的,当然古人有自己的认识:譬如有的的古玉不到两千年就已经变成鸡骨白了,还有的已经被泥土腐蚀的残缺不堪了,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与古玉所处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潮湿、压力、土壤中的酸碱含量、温度等直接左右着古玉在土壤中的保存。当然上述说法与古人所处认知条件有很大关系,古玉入土之前光鲜华丽,被赋予了神权、王权的标记,入土后再出土,在土壤里呆了几千年,铅华尽退,沧桑无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后化为泥土继续滋养花卉。一样的道理。古玉的魅力是如何再让它焕发第二次青春?当然是盘玩、佩戴,最终变得极具富有内敛、温和、滋润的宝玉石的光泽。如同信佛、修道一样达到一个质的升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玉是有生命的根据。当然一些埋藏环境恶劣的古玉不被发现最终会化作泥土,这也是古玉有生命的一个例证。

image

4、盘玩古玉有选择:鸡骨白严重钙化的古玉,不好盘玩有可能一辈子夜盘不出来,不严重的鸡骨白盘玩起来也是很费功夫的,古代的礼器、大件尽可能不要盘玩,否则会造成经济价值大打折扣。选择一些小件还是比较好的。

5、古玉、高古玉的大高大上:许多朋友喜欢按照书本图录寻找高大上的古玉,文化时期:大汶口、龙山、良渚、齐家、凌家滩、三星堆等文化有极少,器型比较大的代表神权王权的玉兵器、礼器。狮子山汉墓出土有大的玉璜这些仅仅是很少的例证,那种巨大的不可思议的玉器出现显然是臆造品,国外藏家手里的东西也极少有大件,这是一个古玉爱好者的误区。

6、古玉为什么有土沁?朋友们都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其之间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疏密度、硬度、同样决定了古玉的受沁轻重的程度。这就是许多朋友所说的古玉沁门。古玉处于埋藏阶段,上面已经讲到了其环境因素。因此古玉整体由内到外从微观上是有缝隙的,那么大自然土壤中的水分子由此而入,进入古玉体内,同时进入古玉体内的水不一定是纯净的,包含着各种矿物质微粒。大家知道:物质的物理现象是热胀冷缩,当大自然温度高的时候,浸入古玉的水分子就多同样携带的杂质矿物质也就多,环境干旱的时候古玉体内的水要流出来,携带的矿物质微粒附着在古玉体内结构上,热-冷,冷-热,干-湿,湿-干,古玉外在土壤里的矿物质微粒始终在不停地变化着。水分像拉锯一样进进出出。许多人知道咱们小的时候,在冬天家里的水缸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裂了破碎了,什么原因?就是热胀冷缩,古玉的破损、裂开都是这个原理。就是外表沁色不错的古玉被不小心破损以后,用肉眼也不会看到玉质,只能用60或者80倍的镜子能观察到古玉内在面目。因此许多朋友说古玉沁色有层次,这个误区,在市场上看到仿制的良渚玉器,有不少像剥橘子皮一样泾渭分明,明显是错误的。因此当矿物质微粒充满古玉体内而又遭受外界温度下降的时候,原来能自如收缩的平衡被打破,古玉物质结构继续冷缩,当自身的强度小于体内长久积累矿物质微粒的强度时,古玉也就破裂了。这是古玉破裂的自然原理,是大自然的杰作。

7、古玉沁色的形成。众所周知玉器是半透光的矿物岩,本身的颜色决定于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有青玉、白玉、黄玉、墨玉等等,还有现代人识别和田籽料体表所携带的皮,都是这个道理,但是古玉、高古玉作为神权、王权、代表身份地位的时候,制作的玉器玉是要把玉的皮去掉的,当然也有极少带皮制作的把玩小件上面的玉器颜色是本身自带的天然色,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沁色,我们所说的沁色是:匀净的古玉一旦被埋藏地下就会受到土沁,或者其他物质的沁染,譬如当古玉和铜器在一起而达到受沁条件时,那么经过几千年,古玉会变成浅绿色、当古玉周围有朱砂包围时,那么古玉会变成红色,这是古玉所处的外在环境造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玉沁色。综上所述古玉的沁色是由于后天埋藏所造成的不同颜色。

8、衡量古玉是否为和田玉?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许多时候一块顶级和田羊脂白玉抵不上一件同重量的琉璃价格的零头,大家不要笑。譬如:伯罕斯拍卖公司在2004年举办了一场拍卖会,一盏古罗马时期的玻璃油灯以260万英镑的价格卖出,相当于人民币约2600万,通过这件事说明古玩的质地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国内个别著名的专家学者的观念有所欠缺。当然,和田玉在当今社会是宝玉石,大家追求的爱好,但是汉代之前、文化时期:良渚、龙山、红山、齐家等古玉在国内外都是藏家、爱好者所追捧的,其用玉也不是和田玉呀。古玉、高古玉的价值体现在曾经归谁拥有过、稀缺性决定了古玉的真正价值。

image

9、古玉的皮壳包浆表现形式不同,古玉曾经在土壤里地下埋藏,其埋藏情况千变万化,有的为祭祀用玉埋在祭坛里直接接触土壤,这种古玉的出土表现形式:黄色土沁、褐色土沁、红色土沁,有的陪葬用玉以当时的墓葬形式接触陪葬物体、颜色最为复杂:红色沁、绿色沁、黑色沁、黄色沁等等不一而足,还有的地域有燔燎习俗的:先焚烧墓葬坑,然后将陪葬物品放入,造成古玉有烧过的痕迹.......

而保存最好的古玉是在不接触土壤的祭坛里:譬如文化时期的石管、汉代依山为陵的石洞墓穴,汉代的黄肠题凑,或者不接触氧气充满水质的墓穴里面。上述的埋藏形式造成了古玉千姿百态的颜色。

10、古玉外表体现:冰裂纹、咖喱光、宝石光、油脂光泽、蜡质感、鸡骨白、象牙白、黑漆古、钙化斑、饭糁等等都是古玉的表象,用60-80倍的镜子观看会更有如同堆积油脂的感觉,整体如此,手感细腻如同幼儿皮肤。

11、古玉与仿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皮壳上面或者是包浆,说白了就是氧化程度、腐蚀程度,真古玉是整体的,仿古玉不能做到全面,而且通过镜子会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本来面目。

12、古玉的腐蚀:古玉在土壤中会受到环境物质的侵蚀,例如蚂蚁脚、苍蝇翅、饭糁、象牙白、鸡骨白、蚀洞、裂痕等诸多表现形式,即使极其完整的也会在古玉上面留下年代的痕迹,所以建议朋友们买一个60-80倍的镜子观察,是最能看到真相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