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色带,也就是蟒带,在翡翠原石的皮壳上出现了其他地方有所不一样的条或者是块状物体,这些物体缠绕了大半块的翡翠原石。有的是以沙粒形状排列,其外形胜似蟒蛇和绳索的样子,称它为蟒、索、蟒带。虽说翡翠原石出现这种表现,有些许丑陋。但是这却是判断翡翠原石的内部玉质有无种、水、色的标志之一。
翡翠原石的蟒带有两种,一种是对应结构改动的“种蟒”,另一种是对应颜色改动的“色蟒”。翡翠原石的绿色条带多是成岩期后改造的结果,成岩期后改造首先是在应力作用下硬玉岩塑性变形、分裂,然后含致色离子的热液侵入,进行离子分解,构成绿色条带。
所以说有色条带多是变形分裂带,而这一分裂带又继续在应力和热液作用下发生了揉皱和重结晶,构成了一条结构细密的弯曲翡翠原石色带,反映在风化壳上。所以与无色、淡色粗粒疏松结构的基底比较是细粒结构的绿色部分凸出来,构成“色蟒”。
在翡翠原石的表面,种分越好的区域,质地也就越好。所以好质地的当地的抗风化能力强,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其余部分被风化得下凹,而好质地部位倒显得凸出来,称为“种蟒”。也就是说,凸起的蟒带表示翡翠原石的绿色部分与周围的无色或淡色的玉肉比较,结构更为相近,水头更好;而下凹的蟒带则正好相反,其绿色玉肉的质地可能比周围的玉质更为疏松,乃至里面可能会含有裂隙。用手触摸翡翠原石外皮,“种蟒”会明显呈条带状凸起,并有一定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