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是和田玉中的重要玉种之一。在古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产量又极为稀少,黄玉的价值一度甚至超过羊脂白玉。现在随着和田玉热潮的兴起,黄玉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收藏爱好者们的喜爱与关注。和田黄玉的硬度很高,达到6.5,质地致密细润,韧性极强,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是极好的雕刻玉材,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但要区别黄玉、黄沁料与糖玉,首先要知道,这三种玉料的成因是截然不同的。有人认为:黄玉的基质是白玉,之所以会呈现出黄色色调,是由于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的渗滤。但其实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也就是说它的黄色是天然形成而非沁染所致,而沁染而呈现黄色的那是黄沁料。

黄沁的颜色由外向内变浅,内外颜色一致的且不露白的才能称为黄沁料,硬度比黄玉低。黄沁料就是和田白玉或者青白料经过上千万年河水冲刷,让水中三价铁离子浸染而形成,一般是指籽料的浸染。由于被沁染的缘故,黄沁料的颜色大多有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层次变化。

比较过黄玉、黄沁料与糖玉后,还能发现,它们的外观颜色也是有区别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会微微带有黄绿色的嫩黄色,若是颜色浅了就不能称之为黄玉,颜色偏绿则被称为“黄口料”即一种黄绿色的青玉,偏褐色又显得色气不正。

而黄沁料和糖色则属同类品种,两者的黄色都属于黄褐色,有深浅不同的变化。在划分糖玉和黄玉时,鉴定分类时考虑的是将原生颜色的划分为黄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划分为糖玉。在白玉形成的时候,因为一些有色元素的沁入,而形成的一种带有红褐色沁色的白玉,这就是糖玉了。

但不仅仅只有白玉,其它玉种也是可能形成糖玉的。有趣的是,黄玉中还存在一部分带有糖皮的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