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小布一起看《疯狂的石头——云南美物:翡翠毛料》玉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个标志。

image

翡翠玉石项链

image

云南作为世界宝玉石矿带的北部延伸地带,又与著名的东南亚宝石矿带相连,是“玉器之邦”中国较早开发利用和经营珠宝玉石资源的地区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大量出土玛瑙、绿松石等各类珠宝玉石制成的饰品。有关云南产出珠宝玉石的文献记载可上溯到东汉时期。

翡翠主要产自缅甸北部帕敢地区雾露河流域,即缅甸北部克钦邦西北部的勐拱、抹谷等地。这里东面连接着中国云南滇西高黎贡山脉。《元史·缅国传》记载,元朝征缅之后,曾短暂设置缅中行省。明朝时期,缅甸翡翠产地“勐拱”属云南腾越所辖的孟(猛)密安抚司(后升为宣抚司),明末以后逐渐归属缅甸。明代,云南的玉石除在民间流通使用外,还受到了朝廷的青睐,派中官前来采买。清朝废除宝石的官府采买,“听诸蛮自取自售”(《滇黔志略》卷十),云南玉石的流通进一步扩大。

《云南省志·文化志》记载,云南率先发现了翡翠玉石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对翡翠开发及走向世界功不可没,故世人把翡翠称为云南玉,有“玉出云南”之说。

image

翡翠毛料

玉石“翡翠”之名,源自一种叫翡翠的鸟。这种鸟腹羽艳红、背羽艳绿,背部双翅上的亮蓝色斑点清晰可见。在自然界天然玉石中,翡翠颜色最为丰富,艳夺春波,娇如滴翠。因此,缅甸玉石传入中国后,因其变幻多姿的色泽与翡翠鸟羽极相近,便引用“翡翠”之名来称呼这种玉石。明末《徐霞客游记》将之称作“翠生石”,清朝时期,有云南翡翠玉、翠石、翡翠石、永昌碧玉、云南玉及滇玉等名称。

image

盈江国际翡翠城

image

翡翠城内景

据乾隆《腾越州志》、清末《腾越乡土志》等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翡翠毛料从产地进入云南后,在云南打磨,然后转售广东、上海、北京各地,云南成为珠宝石集散地和加工销售地。清朝末年,翡翠成为“皇家玉”,身价飙升,盛况空前。

image

翡翠在加工成成品以前,被称为翡翠毛料,又叫仔料或原石。皮壳包裹之下,其内部结构千差万别。

2001年缅甸政府为减少走私和避免偷税漏税,对翡翠毛料的交易、出口政策作出调整,规定翡翠毛料必须到仰光参加公盘交易(缅甸政府管控的翡翠毛料交易拍卖方式),完税报关,限制翡翠原石的陆路运输。这一规定使绝大多数翡翠毛料从曾经的陆运出口改走水路,从仰光经马六甲海峡到香港,再通过深圳运往广东省内各大加工基地。广东翡翠加工工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image

翡翠加工工序——清洗

image

翡翠加工工序——切割

image

翡翠加工工序——抛光

2010年,昆明海关创新翡翠报关归类,恢复翡翠毛料经云南陆路口岸进口,2011年,缅甸政府放宽翡翠原石陆运运输的限制,国家翡翠毛料公盘从仰光迁至内比都,缩短了从陆路瑞丽口岸进入中国的距离。同时,当代以来云南加强对翡翠饰品分级、质量等级评价、珠宝玉石质量监督、价值评估等方面的规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些都对拓展翡翠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且缅甸翡翠主产地与云南接壤,云南借此优势占据了翡翠产业链从源头的毛料进口到终端成品销售的主导地位。

image

翡翠毛料

image

发展至今,云南形成以昆明、德宏(瑞丽、盈江)、保山(腾冲)为支点的“翡翠毛料金三角”格局。“翡翠之城”腾冲与缅甸绵延近150公里边境线,是最早的翡翠毛料集散地;“东方珠宝城”瑞丽依托与缅甸内比都翡翠毛料公盘距离最近的入关口岸优势,成为翡翠毛料交易极具竞争力的集散中心;盈江依托距离翡翠毛料产地密支那(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地区最近的口岸优势,有“中华翡翠毛料城”之称。而昆明自古就是翡翠进入内地的通关要道。

image

翡翠毛料

云南借助区域化的珠宝交易中心和翡翠毛料集散地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布局,进一步构建起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的桥梁。汇聚上千年文化底蕴的“玉出云南”“云南翡翠”品牌,正搭乘着新时代的势能,乘风破浪传向世界各地。

资料: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信息员:何燕

原标题:《【美丽云南】疯狂的石头——云南美物:翡翠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