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和田玉品类之中,墨玉可能是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品种。一方面在某些宣传之中它可能尚且要凌驾于优质的白玉之上。例如业者们自行编排的谚语“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尽管版本不同,但墨玉的名次多在羊脂白玉之前。
然而真到了市场上看看,又几乎是全系青花类的玉石价格都不太高,而且长期处于滞销的状态。这就比较有趣了,分明是美名远扬的和田玉,怎么又沦落到了无人问津的下场呢?
这当然还是要先从什么是墨玉说起。按照相关规定,因含有石墨矿物产生黑色,且其占比不低于30%的和田玉就可以称之为墨玉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中其实就隐含着两个问题。
其一,尽管某些黑青类玉石和墨碧玉的颜色也很黑,但由于它们的致色因素并非石墨,所以并不能等同于墨玉。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点,到了玉器城或者网店里,将之相互混淆那就意味着巨额的智商税。
其二就是与之情况有些相似的糖玉,其糖色部分却要求占比不少于85%,这也就是说整体绝大部分为糖色的和田玉才可认定为糖玉,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许多和田玉青花料,只要夹杂的灰黑体量足够,不管是如烟似雾,还是聚墨点黑,都可以算作墨玉。这就意味着墨玉的认定更为宽松,数量也更多。
具体到产地上,新疆的青花当以叶尔羌密尔岱山矿区为最,特征为质粗底白,可见由于矿物颗粒反光而产生的“银星”。依此推导,产自格尔木附近的“烟青”当然也可称之为墨玉。其特征为质细而水透,强抛光后表面玻璃光泽,黑色与玉石本身高度融合一体,并略带紫红色倾向。
对于青花墨玉的评价较为复杂,仅从色的角度上去看,一般我们认为墨聚而浓,黑如漆者为佳。但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石墨含量的升高而构成的,如此一来其结构就会受到影响,变得过于页片化、层带状,玉质反而大幅下降了。
另一种审美则是要求黑色聚散浓淡相宜,如同水墨画一般,再经过人为的巧思设计,配合雕刻上亭台楼阁,舟船人物,以提升其画面感。相对而言斑驳的点墨与灰蒙混杂的玉石就要等而下之了。
放到整个和田玉的体系中去看,青花墨玉算得上一个比较具有特色的品种,如果玉质油润细腻,又能将颜色运用得当的话也不失为一个选择,但较之常规的白玉系列,多数情况下还是等而下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