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佩带玉器的风俗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出土有玉珠、玉管、玉坠、玉笄等多种饰佩玉。殷商时代,饰佩玉也常见,殷墟妇好墓中就有大量的发饰、头饰、颈饰和腰饰。东周战国时代,出现了由多件玉器组成的“组佩”由不同类型的佩玉串连而成。

秦汉时代,佩玉成为普遍的风尚。《史记·项羽本纪》叙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者三。”而刘邦随身所带欲献项王和亚父范增的礼物,也是白璧一双和玉斗一双,可见当时佩玉、赠玉之风行。

汉代以后,特别是到明清两代,饰佩玉的种类和形式日趋丰繁,制作也更精致。相较于其他配饰,玉头饰被谈论地较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种玉饰,玉头饰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玉冠饰和玉额饰:

1.冠饰

即古人冠上镶嵌的玉饰。由于古代的冠服很少能够遗存至今的,因此有关冠饰的式样只能在其他人物形象上得到借鉴。玉的冠饰则更加罕见。

image

凌家滩文化 玉冠饰

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出土的一件璜形玉饰,“内周呈圆形,向上弯曲,正合于发边的弧度。此玉冠饰不能单独地戴在头上,必须联在帽上,其上的透孔,即作联缀之用”。

由此可见以玉作冠饰的风俗很早就有。古代男人须束发戴冠,冠上总会镶嵌一些珠玉。如《红楼梦》里贾宝玉戴的“束发嵌宝紫金冠”所“嵌”之“宝”中就有玉。

image

清代官员的帽子有花翎、蓝翎不同官阶等级的帽饰,其中插翎毛的管子叫“翎管”,其材质就有硬玉和软玉。连一般殷富人家也有在帽子上镶上一块玉的。

image

2.额饰

戴在额上的一种圈形的箍,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有成串的大理石质地、石质地的头饰出土,应该属于额箍。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编号为376的玉人,头上戴着一个圈形的箍,也像是额箍。

image

后来逐步演变为复于前额的一种首饰,称“抹额”,材料主要用金银,但会镶嵌有珠玉之类,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戴有“二龙抢珠金抹额”与束发冠配套使用。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