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作品名称的过程,称为命名。作品命名是作品创作的完整组成部分。命名一件玉雕作品,就像是给新生儿起名字一样,玉雕艺人必须要仔细揣摩。自2008年首度成功举办苏州“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以来,至今已历时四届。在四届评选活动中,共有四百余件玉雕作品参评。根据这些作品的名称,笔者归结玉雕作品命名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即物本命名、概念命名和艺术命名。

吴金星玉雕作品《苍龙出海》

一、物本命名

物本命名多是根据所雕作品约定俗成的称谓或以作品构成的历史人文故事直接命名作品。此类命名方式在历届“子冈杯”参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较高,达到六成左右。根据所雕作品约定俗成的称谓而直接命名,主要体现在器皿件、仿古件和人物、动物件上,例如:器皿件中,《薄胎茶壶》、《草香花碗》、《三足蕉叶鼎》、《螭耳海棠盒》、《葫芦瓶》、《仿痕都斯坦薄胎组合薰》、《双龙玉匜》、《犀牛尊》、《将军罐》、《兽首炉》等作品运用了物本命名;在仿古件中,《仿西汉龙纹鸡心佩》、《仿春秋玉贵人》、《仿汉龙璧》、《仿乾隆御玩“英雄牌”》、《仿古瓶》、《仿古龙凤书镇》、《白玉仿汉龙环璧》等作品采用了物本命名方式;在人物、动物件中,《长眉罗汉》、《钟馗》、《观音》、《寿星》、《财神》、《瑞兽》、《辟邪》、《貔貅》、《天禄》等作品也以此法命名。以以作品构成的历史人文故事命名,体现在对已有传统书画或图案的移植上,例如,《关公擒将牌》就是以明代宣德年间的宫廷画师商喜所作的《关羽擒将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蓝本。还有《扑蝶图》、《竹林七贤》、《钟馗图》、《五牛图》、《渔樵耕读》、《三英战吕布插屏》、《清明上河图》等。《苍龙出海》是以名称来表述作品情景,是对作品制景的直观描绘,没有融入作者的个人感受或情感,也是通过历史人文故事命名的,属于物本命名。作品《刘海戏金蟾》、《羲之爱鹅》、《童子闹弥勒》、《踏雪寻梅》、《寒江钓雪》、《仓颉造字》、《松山问道》、《枫桥夜泊》、《丹凤朝阳》、《吹箫引凤》、《凤凰涅槃》等作品的命名也都运用了这一方法。

张建宏玉雕作品《关公擒将牌》

二、概念命名

概念命名多基于作品本身,加入作者的理解和感情,这种理解和感情仅仅“出于一己”,尚可与作品观者形成认知上的共鸣,但是却难以衬托出作品的内涵与境界。概念命名较之物本命名复杂,较之艺术命名俗浅,在历届“子冈杯”作品命名方式中达到三成有余。

侯书业玉雕作品《历程》

作品《历程》就是一例,该作品采用了镂空雕的技法,雕琢出骏马在崇山峻岭间从起步到奔腾的过程,从最初的举步维艰,到中途的徘徊不定,再到最后的奋蹄疾驰、直入青云。它启示人们,成功是需要经受磨砺的。作品《秋爽》、《园林春意》、《欢天喜地》、《道法自然》、《刚柔并济》、《人与自然》、《瑞兽献祥》、《佛在心中》、《老少同乐》、《水乡情》等也都运用了概念命名方式。“谐音”命名作为传统的命名方式,也属于概念命名。“谐音”命名契合了大众的美好诉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讨个口彩”。以作品《耄耋富贵》为例,作品刻画了一只猫咪在房屋之前嬉戏蝴蝶的场景,“耄”与“猫”谐音,“耋”与“蝶”谐音,耄耋即为长寿之意,寄寓了人们“富贵长寿”的美好夙愿。采用“谐音”命名的作品还有《府上兴隆》、《事事如意》、《路路连科》、《一夜封侯》、《学业有成》、《马上封侯》、《金玉满堂》、《报喜》、《封侯拜相》、《安居乐业》等。

叶清玉雕作品《耄耋富贵》

三、艺术命名

艺术命名是对物本命名和概念命名的升华,多见于创意作品中。这种命名方式,可以将作品与名称有机集合,从而鲜明地突出作品的创作主旨,烘托出作品的艺术境界,给予观者以极大的震撼,大有醍醐灌顶之妙。观此类作品,纵使一瞬,其营造的艺术感染力也会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艺术命名,需要作者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和艺术素养,并将作者自身的真性情、真感受切实地流露在作品之上。堪称艺术命名的作品,在历届评选活动中并不多见,寥寥数件佳品,尤显弥足珍贵。

作品《雨归》

作品《雨归》,题材和做工并不复杂,但是恰恰运用了这一充满诗意的名称,作品才显得妙趣横生、意味浑厚。

《雨归》取料黑皮白肉,刻画了甲壳虫在蘑菇上爬行的场景。黑皮色上雕琢出了甲壳虫,白肉质作蘑菇状,贴切自然。白色蘑菇上有细珠数粒,随意分布,交代出细雨之中,甲壳虫在欣然前行。作品名称中的“归”字,平静自然,毫不做作,给人以清新自然的雅韵。“雨归”二字命名,犹如神来之笔,较之“甲壳虫”、“富甲一方”之类的名称,更富意境。

赵显志玉雕作品 桨声灯影江南巷

作品《桨声灯影江南巷》也是艺术命名的典范。该名称是由“桨声”、“灯影”、“江南巷”三个独立词语组成,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元代大家马致远所作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部分,“桨声灯影江南巷”与该散曲均以名词排列作句,只不过所营造的氛围不同,前者极具温馨,后者何其惨淡。“一声一影”,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最后都存在于江南巷中。结合作品本身,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获取江南水巷的几个典型剪影:“汲水而归的老汉”、“巷边矗立的灯盏”、“桥头叙旧的乡邻”等等,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场景,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显得安宁祥和。加之作品以极具诗意的名称命名,更加烘托出了“自古江南多平和”的和谐景象,不禁让观者对“诗画江南”心驰神往。该件作品命名延续了《水城三阕》的诗意魅力。“阕”作为量词,用于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作者以“阕”量化水城之景,强势中平添了水城的诗词画意,使水城之景得以升华,诗画境界油然而生。

四、三种命名方式的应用

物本命名、概念命名和艺术命名三种命名方式的选择,常常受限于创作题材,如器皿件、动物件等传统题材的作品,往往经历了艺人们数百年的创作,玉雕艺人还是习惯于采用物本命名或概念命名的方式来确定此类作品的名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里,文化消费倾向趋于多元化,文化需求档次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注重对作品命名的关注,尤其是对作品艺术命名的关注。一件具有艺术命名的玉雕作品,不仅被赋予了极高的艺术魅力,更能让观者动心,流芳于业界。艺术命名有别于物本命名和概念命名,它常常被应用到创意作品上,使名称与作品融合程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创意作品的艺术追求。

王浩玉雕作品《苏园印象》

在历届“子冈杯”评选活动中,共有三件以“印象”命名的作品,它们分别是《庭院印象》、《水乡印象》、《苏园印象》。这三个名称,乍看属于概念命名,但结合作品本身实际,三者命名尚有差别。“印象”一词在《辞海》中有解: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印象之于景象可谓千人千面,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模样。玉牌《庭院印象》采用浮雕技法,对角雕琢门当与竹叶,构成作品的全部画面。左下角的门当采用黑皮色雕成,圆润突兀,包浆十足;右上角的竹叶,寥寥数片,呈摇曳之态,似有微风徐来。门当与竹叶之间大量留白,未落刀迹,留给观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引领观者去体会内心世界里江南庭院的婉约之美。名称中的“印象”二字,使作品与观者互动,一千名观者自有一千种庭院之美。反观作品《水乡印象》与《苏园印象》,作者只取其一景,或“石桥之下白鹅嬉戏”或“月拱门前蕉叶浓密”,使印象里的水乡、苏园常态化,没有营造出遐想的空间,作品也由此缺少了意境的延伸。这种印象,也只是一张图片,而非一段视频。所以,《水乡印象》、《苏园印象》只可称为概念命名。

陈华玉雕作品《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文化盛宴》是历届“子冈杯”参评作品中最为大气的命名之一。在大气之下,我们还要追求艺术构思的缜密。作品《一统天下》是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史实而创作的,作品正面以秦始皇头像为主画面,神情威严、正视前方。头像两侧分别雕琢有长城、度量衡,并且将之延伸到了反面,与竹简、货币等实物在作品反面合理排列,紧凑却不失法度,将始皇帝在地域、文字、度量衡等方面实现全面一统的史实演义了出来。整件作品主次清晰、气势恢宏,最重要的是根据客观史实命名作品,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史学色彩及威仪四方的气势,《一统天下》构思缜密,可以称为艺术命名。作品《文化盛宴》,大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气魄。作者独具匠心地将玉材雕琢成“文物出土”的美妙场景,玉璧、玉琮、鼎等文物散落在一片黄土之上,命名中“盛宴”二字极为添彩,它将出土文物之丰盈、出土场景之喜人高度概括,但“文化”二字的应用却值得商榷,文化是个大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合,园林是文化,昆曲也是文化。因此,把几个实体器物冠以文化,显得狭隘。就作品本身而言,创意虽好,但以“文化盛宴”命名就显然夸大其词,削弱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陈祖雄玉雕作品《文化盛宴》

物本命名、概念命名和艺术命名三种命名方式的应用各有千秋,需要玉雕艺人结合作品实际选择,以使作品达到最好的创作效果。名称作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玉雕艺人们的重视,我们期待着既有创意和精美雕琢,又精彩命名的作品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