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为祭坛和积石冢保护展示馆。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image

文创雪糕为红山文化收获了许多年轻粉丝。

image

红山文化玉器在外省展览受到观众欢迎。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摄

image

在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特展中,红山文化玉器成为“明星”文物,图为宣传海报。 (资料图)

核心提示

近年来,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知名度不断提高。我省对红山文化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加强对遗址、文物的活化利用,让红山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下一步,我省将加强红山文化内涵研究,不断加大红山文化展示展览力度,并发挥科技创新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同时围绕红山文化与牛河梁遗址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

持续研究,加大影响力

群山环绕,地势开阔,走进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5000多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红山先民曾在这里筑垒祭台,祈求护佑。

近年来,作为史前文明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工作了多年的盖丽艳,感受到来此参观的观众数量不断增长这一重大变化。“以今年为例,截至目前,观众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0%,创下了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开馆以来的新纪录。”盖丽艳的自豪之情无以言表。

人数变化的背后还有观众构成的变化。近些年,到“牛河梁”的观众六成左右来自省内。可喜的是,一些南方省份的观众也慕名而来。站在遗迹前,他们惊叹祭坛的久远、积石冢的恢宏和女神庙的神秘。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的游客日隆,以及红山文化日益引起各界关注,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对红山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2023年,我省一方面加大红山文化早期马鞍桥山遗址、红山文化中晚期牛河梁遗址的发掘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红山遗址野外调查的广度,在迎来中华文明曙光的这片土地上,逐渐廓清五六千年前的先民生活、祭祀图景。

马鞍桥山遗址是我省第一处既发现兴隆洼文化,又发现红山文化的遗址。经过连续5年的发掘,马鞍桥山遗址的部分历史样貌得以确认——从距今约8000年到距今5500年,长达2500年的时间跨度里,先民在这处山坡上居住、劳作、祭祀。

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中晚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在长达40余年的发掘中,“坛庙冢”的中轴线式空间布局、“唯玉为葬”的红山人用玉特点等逐一得到还原与呈现。尤其是今年对女神庙附近九号台基的确认,更成为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中,对“牛河梁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这一结论判断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今年,我省启动2023年度红山文化考古专项调查,这标志着我省围绕红山文化为期5年的又一轮专项调查正式启动。据了解,此次调查范围将越过医巫闾山拓展至辽河流域。自2017年起,我省还持续多年在大凌河上中游开展红山文化专项考古调查工作。据统计,我省已经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墓地)主要分布在大凌河、老哈河、青龙河流域。

持续研究,夯实了红山文化与牛河梁遗址的历史文化基础;持续研究,也增强了史前文明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厚度。

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清幽淡雅,温润如玉。在辽博文创产品专区,玉玦形龙香皂、雪糕等文创产品受到观众欢迎。“买一块回去,相当于把‘文物’带回了家,很值。”一位来自广东省的观众说。

在辽博,像这样的文创产品还有很多,从玉吊坠到冰箱贴,从纸书签到盖章本,备受瞩目。

作为我省主要地域文化之一,红山文化不仅是考古人员在广袤大地上探寻的遗物遗迹、学者案头深入研究的文化资料、博物馆里展示的珍贵文物,更是经过了活化利用后,被众人喜欢和接受,可以随时触碰的文化产品。

不仅如此,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大对红山文化的推广宣传展示力度,从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的专属陈列,到“又见红山”大型展览的推出,“红山热”的浪潮不断涌起,在观众中形成一个又一个文化现象。

在让红山文化活起来的同时,近些年来,我省也不断让红山文化走出去。

在南京博物院正在举办的“玉润中华——中国玉文化的万年史诗图卷”大型特展中,有来自国内40多家考古和文博单位的600余件(组)顶级玉器艺术品,其中就有我省的12件红山玉器。从玉玦形龙到玉人、玉凤、玉龙凤佩,这些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的珍贵文物每天吸引万余人进馆参观。展柜前,观众聚拢在一起,认真端详,久久不愿离去,这些红山玉器已经成为“玉润中华”展览中的“明星”文物。

红山玉器在南京参展,只是我省红山文化不断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近几年,红山玉器不断出现在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等一些国内重要展馆。这些或抽象或具象,或灵动或朴拙的红山玉器,既彰显着5000多年前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神秘,也让外界知晓了辽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站在新起点,今后,我省将加强红山文化内涵研究,不断扩大红山文化展示展览力度,并发挥科技创新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围绕红山文化与牛河梁遗址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

(辽宁日报记者 朱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