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生活的弥补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当人类生活中一切行为,高于普通的生活习惯,人们都会习惯性的把它们归为“艺术行为”,当然,对这样的评论褒贬不一。但,着实说明,“艺术”不一定是绘画音乐 ,但必须要在生活中出类拔萃。
人们在生活中往下求,只会满足和富有,就是现在常用的一个词“降纬” ,
降纬享受,知足快乐。
降纬打压,只有满赢。
只有往上求的时候,会暴露出缺憾。
有些缺憾,可以用物质弥补,有些缺憾可以用精神弥补。
当人的上升空间超越90%的人性需求的时候,有一种缺憾最难弥补,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信仰,寻找超越物质之上的愉悦感 ……。
于是,人们找到了“艺术”,
艺术,依附与生活、物质,兼顾着精神和信仰,在上升的人群中,一个个的遇见,偶尔在小众里 擦出的火花,于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感性一倾而来,就产生了艺术,或共鸣了艺术。
艺术,必须是动人心魄的。
当然 ,不必动所有人的心,因为每一个人在上升的精神里,缺憾是不一样的。
有个故事,大家都听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段话是非常有语言艺术的,玩味十足,庄子的第一句,其实说的是万物的共性,就像我们对美的共性,美的事物大家都是喜欢的。
但是 ,不是所有大家都喜欢的美好事物就是“艺术”,喜欢的人太过于普遍,也可能它就成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成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必然判断力。彻底的埋没在生活里。所以,我们也会在生活不经意的就发现了“艺术”的闪光点。
庄子的第一句,其实只是生活中的惯性思维。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当然是快乐的。
惠子再问一句,立刻就攀了高度。
庄子再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就已经上升到艺术空间了 ,这里面说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与自然界的鱼都能共情同感,人跟人之间却有了相当大的差距。
短短几句话,跌宕起伏,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它引发了人类2300多年一来无数人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思考过的人,都得到了它们带来的精神弥补。
如果没有这几句话作为引子,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何等的空虚。
此类能在生活中弥补空虚的事物,还有许许多多。不过,我觉得艺术这块补得最美 ,你可以说它补得锦上添花,也可以说它补得寓意深远。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把生活补得更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