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白菜古时称“菘”,冬季正是吃白菜的好时机。北方冬季,大白菜一棵可重十余斤,叶叶紧裹成球形;切开后,雪白水嫩,观之可爱,可炒、烩、汆、烧,被誉为“菜中王”。
白菜,在玉雕行业中被赋予了很多吉祥的意象。它谐音“百财”,有聚财、招财、发财、百财聚来的含意;玉雕白菜的第二个寓意,取自白菜的颜色和外形,寓意清白。目前,玉雕白菜常见的有两类,一类为纯白料雕琢而成,如和田玉里的白玉、方解石(阿富汗玉)、石英岩等制成;另一类白绿相间或绿色的玉料,如碧玉里的“白加绿”、翡翠、岫岩玉、独山玉等。纯白的玉雕白菜,表示洁身自立、纯洁无瑕;白绿相间的玉雕白菜,则暗指收藏者两袖清风、做人清白。
玉雕白菜,常常以“组合”身份出现,寓意各有不同。例如,为表达谐音“摆财”之意,玉雕白菜旁边会有元宝;玉雕白菜上雕刻蜘蛛,则多了一份“知足常乐”的意向;如果旁边再有一个葫芦造型雕件,则多了“福禄”的好兆头……
文物中常见玉雕白菜的踪迹。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清乾隆时期的青玉白菜花插,高23厘米,宽8.8厘米,厚7.8厘米。青白玉色泽上比白玉的颜色多了一层清灰调,它身姿直立挺拔,几片叶子各有分寸地卷曲下垂,增添了一抹生动气息。
古代玉石雕刻,翡翠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清代翡翠俏色玉雕作品开始兴盛。因为翡翠常见白绿相间、黄中带褐等变化多端的俏色,很适合玉雕白菜,展现白菜从鲜嫩到成熟再到打蔫等不同状态。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另一件清代翠白菜式花插,高24.3厘米,口径12.8×7厘米。这件翡翠圆雕作品,呈现出一棵完整的白菜样貌,菜叶朝上,菜根为足,可见碧绿饱满的菜叶,也有挺拔直立的造型。在中部凿有一椭圆形孔,作为插花孔。与之搭配的红木底座,更显富贵,镂雕山石、灵芝和竹叶纹。这件作品,在制作上利用了材料的色彩变化,层次更加分明,立体感极强,一些叶片边缘的黄褐色更接近于自然状况。
天津博物馆还有一件清代翡翠蝈蝈白菜,长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两公斤。这件翡翠白菜,仿佛被霜打过一般,颇有点“冻白菜”的味道。只见翻卷的菜叶和直立的菜根菜帮部分,青白与黄褐相间,叶脉清晰,设计简约。观其上部,玉雕师将一片翠绿色设计为菜心,又雕出一对蝈蝈和螳螂,栩栩如生。斑驳衰败的菜叶包裹着翠绿的生机,巧妙运用俏色,满满的生活气息。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翠玉白菜”,据说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陪嫁品,其高18.7厘米,宽9.1厘米,厚度达到5.07厘米。皇家名匠善于利用翡翠原料上的天然颜色变化,琢碾出一片片生动自然,叶脉分明,鲜活欲滴的白菜叶子,在菜叶浓绿之间还停留了两只蝈蝈,有祝福国家富足、家庭合美之意。这件“翠玉白菜”不仅成为了台北故宫的代名词,也是台湾显著的文化标签,据悉曾被估出数亿元的天价,堪称无价之宝。
玉在中国属于极其贵重的材料,人们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玉所蕴含的所有美好的愿望和寓意,让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而经久不衰。当观赏到惟妙惟肖的白菜玉器,总会让人产生诸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