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中华五千载,历史源远流长,翻开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你会被勤劳智慧的劳动祖先所折服,无论是玉器、青铜器、陶器还是丝织,都令人赞叹不已,而艺人们卓越的设计意匠和创作方法更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无限光彩。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工艺创作者会借鉴优秀的素材作为基础或装饰,推陈出新。玉饰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就有“琮”的存在(图1),而对于琮的记录始见于《周礼》等古籍。由于与伦理道德有着直接联系,周代的玉器得到了社会的特别重视,人们把玉当作修身标准和个人的品德,自天子以至士庶,都以佩玉为尚,而祭祀朝聘、礼仪大典,都莫不以玉为必需品,玉琮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琥并成为“六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玉琮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示“大琮于有二寸,射四寸,厚寸”,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这种内圆外方的简型玉器被赋予了各种意义,《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同时玉琮也代表权势和财富的象征,从古墓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墓主人身份越显赫,殉葬品中琮、璧就越多。

image

图1良渚文化时期玉琮

玉琮的古朴大气也同时吸引当代玉雕师对它更深层的创作,图2是一款和田玉碧玉玉琮,玉雕师巧妙的将玉琮周身中部取掉,仅留四角,在保留古玉琮基本造型的同时,更显轻盈却不失稳重,颇具时尚感。

image

图2 和田玉碧玉玉琮

蝉是古代玉器中常见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中就有蝉形玉器出现,此后历朝也多有发现,且那个时期的玉蝉都有一定造型特色:新石器时代的玉蝉造型抽象夸张,整体呈斧形;商代雕工粗简,双翼收拢,静态呆板;到了周朝,玉蝉背、腹、翅膀开始有各种装饰纹饰出现,而名气最大的,当属汉代含蝉,用少量平直有力的线条表现蝉的特征,刀法苍劲有力,造型生动,有“汉八刀”美誉(图3);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宋代,佩蝉开始流行,玉蝉大多造型古朴,体型较以前短而宽;明清时代玉蝉造型较为写实,皆为圆雕或半圆雕,立体感很强。可以说,中国古代玉蝉造型的发展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由夸张到写实的过程。

image

图3 汉八刀工艺

玉蝉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其美好的寓意。汉蝉作为送葬的玉唅,取其蜕脱之意,汉代人从蝉转生而悟再生,象征精神不死,再生复活;同时古人认为蝉饮而不食,以饮露为生,是一种清洁而高雅的昆虫,取其清高之意。在当代玉雕作品中,蝉依旧是玉雕师钟爱的题材,蝉的鸣声可谓余音绕梁,故有一鸣惊人之意,佩戴于胸前象征着平步青云,一飞冲天,一夜成名。

图4为和田玉白玉玉蝉,保留了一定的古蝉风貌,头部略短,与翅同宽,背部隆起,造型简约,而蝉翼内凹弧形纹饰点缀更是点睛之笔(图5),将蝉翼的轻薄感体现出来,整体沉稳大气。

image

图4 和田玉白玉玉蝉

image

图5 内凹弧形纹饰

图6为和田玉玉蝉,该蝉更具写实意味,夸大了头部与蝉身的比例,使其整体修长,眼部运用俏色工艺,更显新颖别致,流线造型凸显和田玉的油润感。

image

图6 和田玉玉蝉

在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上,纹饰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构图、雕刻技法和表现主题常常为人们所重视,其中“龙纹”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龙纹前身是螭纹,也有人称螭为螭龙,它是指有四只脚,一条长尾,头上无角的动物。玉器上最早出现的龙纹是夔龙纹,简称夔纹,始于商周,为独角龙的侧面图纹,到了西汉,类似现代龙的形象开始确立,头上有了双角,与夔纹有了区别,自隋唐至清代,龙的造型在不断的丰满起来,更具威严。

在当代玉雕作品中,龙的形象更多出现在浮雕作品中,很多与龙相关的吉祥题材如“府上有龙”、“龙马精神”等,图7便是和田玉白玉牌“府上有龙”,以仿古龙首作为牌头,采用双角龙进行艺术变形,牌身运用了同是古代纹饰常用的寓意人丁兴旺的乳钉纹作为装饰,整体更具古风,在外形设计上,玉雕师大胆运用不规则几何造型凸显沉稳而不失个性。

image

图7 和田玉白玉牌

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考究,更重要的是对于美的分析和欣赏,面对着如此技艺精湛的艺术宝藏,年轻的手工艺人更需要传承创新,而它自身发出的无限魅力是这场经典轮回的灯塔,永放光彩!